常德股票配资 英军进攻志愿军,发现志愿军有406毫米舰炮支援,只得潮水般退去
文|心飞扬常德股票配资
编辑|t
引言
1951年5月,朝鲜战场上,英军第28旅像潮水一样发起进攻,而志愿军第189师已经弹药殆尽,战斗力几乎丧失。
就在这时,两个“磨盘”大小的物件突然飞向了英军阵地,发生了剧烈爆炸,英军阵地上的士兵瞬间倒地,而英军指挥官却紧张地大喊:“他们有舰炮支援!”于是,原本如潮水般的进攻,顿时被打乱,英军只能暂时撤退。
这个爆炸的“秘密”到底是什么?志愿军竟然靠着简陋的土制武器,成功让英军产生了误判,打破了装备上的差距,今天我们就来细说这个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“没良心炮”。
一、英军面临“海上炮火”?
1951年5月,朝鲜小理山,志愿军第63军第189师正在为保卫阵地而顽强抵抗。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,部队几乎已经耗尽了弹药,士气低落,眼看敌人的英军第28旅越逼越近,志愿军的退路已被堵死,战局对我方极为不利。
在这种情况下,团长朱彪急中生智,想到了一个“土法上马”的妙计——用“飞雷炮”作最后一搏。
这“飞雷炮”,名义上听起来像是某个大炮手中的钢铁猛兽,实际上呢?不过是用废弃的汽油桶加上些炸药,炮口一瞄,轰轰作响,摧毁敌人的“土炮”而已!但这一招可不得了,居然让身经百战的英军上尉巴克利大呼:“他们有406毫米舰炮支援!快撤!”
你说,这从头到尾都不过是“土炮”,怎么看都不合常理,可偏偏就是这简陋的“飞雷炮”,让英军几乎陷入了绝境。
炮弹刚飞出,英军士兵眼看着巨大爆炸,40余人瞬间丧命或被震昏,战场上的场面简直就像是电影里的情节。大家心里都清楚,英军士兵此时的情感是复杂的——他们在直面敌人的时候已经备感压力,听到“舰炮支援”后,不禁产生了恐惧。
这可真是出乎意料的一场“反攻”。英军没料到,志愿军居然拥有如此威力的火力支援,而现实中,却是简陋的飞雷炮在“剧烈”爆炸中造成的巨大震慑。原本如潮水般涌来的英军,立马调头撤退,彻底改变了战局。
但问题来了——到底是何种武器令英军如此惧怕?难道真如他们所想,是我们隐藏了强大的重炮?但半小时后,他们才恍然大悟,原来,志愿军并没有海上舰炮支援,也没有最新型的重型火炮。我们用的不过是一个简易的“飞雷炮”,一个土制的战术武器。可即便如此,它还是在英军面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二、“土炮”来袭,英军命悬一线
再细说这“飞雷炮”的来历,听起来就带着几分传奇色彩。别看它简单,功力却不小。事实上,这“飞雷炮”是由我军工兵连长聂佩璋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明的。那时,面对敌军坚固的碉堡和火力点,志愿军在装备匮乏的情况下,不得不依靠创新来增强打击力。于是,聂佩璋借鉴了迫击炮原理,制作出了最初的“飞雷炮”,这是一个粗糙、简陋却威力惊人的武器。
凭着一根废弃的汽油桶,聂佩璋开始了他的改造之路。将炸药包固定在桶里,用最简易的方式点燃,并将其发射出去。这个“飞雷炮”虽然看起来有点土,但其爆炸威力和杀伤力却远超常人想象。它能够轻松摧毁敌人的掩体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敌方的阵地造成致命打击。
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,这款“飞雷炮”几乎成了志愿军的一项秘密武器,尤其是在第五次战役的关键时刻。志愿军的第63军就凭借着这种土法炮兵,打破了敌人的攻势,创造了历史。
当时,第189师的566团被英军第28旅紧紧逼近,士兵们几乎精疲力尽、弹药短缺,眼看着形势越来越严峻,朱彪团长突然想到了这个“没良心炮”,并且果断命令工兵进行制作。
想象一下,当这些由汽油桶制成的炸药包被投入空中,破空而来。每一个“飞雷炮”都仿佛带着不小的“冲击波”,一旦爆炸,巨大的震动几乎让整个战场变得不再安宁。对面英军看见这几个巨大的炸药包从天而降,眼看着爆炸的瞬间,他们惊慌失措,原本的战斗气氛瞬间瓦解。
尽管这些“飞雷炮”没有先进的精度,也无法像高射炮一样精准打击,但它依靠巨大的爆炸威力,瞬间打击敌人心理防线,给英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。
这种低成本的武器,却让我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用最简陋的手段打破了美军及其盟军的强大攻势。正是这场飞雷炮的绝地反击,让英军第28旅的进攻彻底停滞。
三、飞雷炮的传奇与志愿军的智慧
对于志愿军来说,飞雷炮不仅仅是一种武器,更是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体现。在那时,我军缺乏先进的火炮装备,面对装备精良、火力强大的美军和英军,志愿军往往只能依靠灵活的战术和创新的武器来抵御敌人的进攻。
“飞雷炮”的成功,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爆炸威力,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军提供了一种利用有限资源打破敌军优势的思路。这种武器的核心思想就是:在敌军的重炮和先进武器面前,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最有效的反击,制造出敌人无法预见的效果。
即便面对敌人机械化优势和强大火力的压制,志愿军依然能够用这种原始但致命的武器打破敌人的攻势,展现出我军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。
这场在小理山的战斗,英军原本占据了极大的优势,但在我军坚强的防守和智慧的反击下,最终英军不得不暂时撤退,为志愿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,更是意志和决心的胜利。
“飞雷炮”虽然由于射程和精度的限制,无法在常规战斗中广泛使用,但它的传奇经历仍然在战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
它提醒着我们,战争中最可怕的敌人不是装备最先进的武器,而是无法想象的敌人智慧和不屈的精神。
这就是飞雷炮的故事,一个简单却震撼人心的传奇,一场以勇气和智慧为底色的战斗,让所有人都明白:在战争中,没有什么不可能。
参考资料:
中新网-2014年03月04日 14:34-战争时的"没良心炮":汽油桶改装 是淮海战役利器常德股票配资
上一篇:股票融资费率 南矿集团:主营业务为砂石骨料和金属矿山相关的破碎、筛分设备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及后市场服务 下一篇:期货杠杆交易 笑话十条:今天和女朋友散步,突然楼上倒下一盆水,泼到女朋友身上